您好,欢迎您访问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BBAA)!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8)》权威发布

秘书处发布时间:2018-12-04 15:34:07

收藏

2018年12月1日,由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主办、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中国金融科技与区块链研讨会”在京成功举行。

 482006927990008382.jpg

会上发布了《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8)》年度蓝皮书,该蓝皮书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组编、中国社科院授权出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担任主编,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会长、中科金财董事长朱烨东担任执行主编。来自监管机构、银行、科研院所、行业名企等专家和学者及行业代表共同参与编写,聚力专业研讨,汇集科学共识,是金融科技与区块链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当前,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所内含的技术风险、操作风险,甚至诱发系统性风险之可能,迫使监管者必须予以有力回应。然而,由于存在监管技术匮乏、监管法律滞后和监管理念守旧等问题,以审慎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等为核心构建的传统监管体系和法规无法有效应对去中介、去中心化的金融交易现状。因此,必须在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传统金融监管维度之外增之以科技维度,形塑双维监管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金融科技所内含的风险及其引发的监管挑战。科技维度的监管致力于依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科技驱动型监管体系。其以数据驱动监管为核心,构筑起以分布式的平等监管、智能化的实时监管、试点性的监管沙盒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体系,突破传统金融监管的固有困局,创新监管方式,保护金融消费者,维护金融稳定。

 

蓝皮书聚焦于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发展情况。首先,从监管、技术、应用场景、资本和人才等方面,探讨当前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从金融科技产业生态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明确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其次,通过对金融科技产业各类主体的全面梳理分析,形成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图谱,并分析指出当前行业生态的发展特点;对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展示其在金融行业的实践应用情况。

 

《金融科技蓝皮书: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8)》指出——

互联网支付发展面临四方面发展趋势

 

2018年12月1日,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主办、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了《金融科技蓝皮书: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8)》。

 

互联网支付是互联网金融重要的领域,也是发展相对成熟的领域,其中移动支付已经被列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其规模全球领先。2017年,我国互联网支付行业继续快速增长,这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互联网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不断提高,因此互联网支付的客户黏性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互联网支付方式不断创新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使互联网支付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2017年是互联网金融强监管年,多份监管文件影响支付行业的发展和走向,包括聚合支付服务的清理整治,加强开户管理及可疑交易控制,出台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等等,可见央行加强整顿支付行业、推动产业往合规化发展的决心之大。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文件的出台,首次明确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获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并对条码支付业务进行分级限额管理;同时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支付创新业务应提前30天报告;年底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要求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现行的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央行对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和收单外包机构的监管,目的就是要从上而下全面整治市场乱象,让支付回归安全本质。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和试运行,2017年8月29日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联)正式成立,网联的成立是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里程碑,将给第三方支付业务模式和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2017年8月4日,央行结算司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截至2017年底,共有248家商业银行和65家支付机构接入网联平台,各支付机构有序将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从直连通道切换至网联平台。

 

对整个支付市场而言,网联的成立将加速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洗牌,支付牌照回归价值理性;对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将会增加交易成本,规模议价优势逐渐消失;对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其套利空间变小,支付费用更加实惠,人力技术成本支出将大大减少。“网联”上线后,进一步减小了中小支付机构的市场压力,推动了移动支付时代的监管创新,也便于央行更全面准确地掌握第三方支付数据,从而更好地实施监管,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建立一个更加规范、健康的市场,这对良性创新、差异发展的支付机构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截至2018年1月底,经过五批支付牌照续展后,目前有《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支付机构243家,共注销28张支付牌照,其中2017年注销了20张,可见监管高压态势依旧,当前央行已暂停发放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对现有牌照的续展持从严的态度,第三方支付牌照处于只减不增的局面,第三方支付牌照已进入存量时代。

 

整体看来,2017年可谓互联网金融强监管年,移动支付迅猛发展,行业监管愈发规范,推动支付行业规范化发展。展望2018年,行业洗牌、整合将不可避免,支付终究要回归工具属性,借助技术手段提升用户体验与保障支付安全是支付行业的必然出路,随着监管层对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强化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持续,行业将面临进一步整合,监管层将会继续加大对支付牌照的注销力度,不断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

 

①互联网支付。当下,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不断优化,支付场景不断丰富,金融创新持续活跃,这些都使网上支付业务取得快速发展,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的互联网支付业务也取得了较快发展。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7.4万亿元,同比增长42.3%,环比增长4.2%(见图9)。图10显示了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结构。

 

2017年第三季度电商行业交易规模持续增长,支付宝、银联商务、腾讯金融仍然位列前三名,三家机构总规模均呈现增长态势,但其他支付机构在总量较小的前提下增速更加迅猛,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前三家巨头的市场份额。

 

在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商财报均披露交易增幅的基础上,加上支付公司的销售激励和商户补贴等手段的刺激,网贷、理财、游戏、教育等平台新用户增量明显,为互联网在线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支付宝通过开拓外部市场及发挥电商和理财业务支撑的优势,客户数量和交易规模持续增加;腾讯金融通过开放平台战略,继续开拓外部场景,加之其拥有战略优势的游戏市场和自有平台增值服务,市场份额一直稳定;宝付第三季度深耕互联网理财等行业,持续拓展多家头部商户,在互联网理财和消费金融领域影响力日益扩大,行业交易规模增幅明显,同时积极拓展跨境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②移动支付。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1.6万亿元,环比增长16.6%,增速较上季度稍有放缓(见图12)。

 

支付宝与财付通占据了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88.54%的份额,其中支付宝份额为50.42%,财付通份额为38.12%。凭借庞大的使用人群和不断丰富的线下支付场景,社交支付和线下支付的用户数量及黏性进一步提升。

 

2017年是互联网金融强监管年,但是支付创新不断加速,互联网金融已全面渗透到各个领域,从移动支付技术的升级,到金融产品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正逐步改变未来金融的形态,一扫即付、一挥即付、一触即付,支付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支付方式创新不断,如利用RFID、生物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各种技术完成的“不掏钱付账”体验和利用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空付”等,用户体验大幅提升,交易规模增长迅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7年全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数据,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525.80亿笔,金额2419.20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485.78亿笔,金额2075.0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0%和-0.47%;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业务2867.47亿笔,金额143.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95%和44.32%。

 

①技术升级。移动支付方面,互联网支付机构利用近场通信技术(如NFC.2.4G等)以及远程网络技术(如4G网络、短信等),实现信息交互,并完成支付行为。移动支付方式之所以领先于传统支付方式,最大得力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它在移动端打通线上线下,与各个行业无缝结合,打破了传统支付方式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局限性,实现了快捷支付。典型的案例有区块链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技术、全息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支付标记化等。

 

②互联网创新概念。2017年,可谓“人工智能应用元年”,互联网移动支付创新概念层出不穷,移动支付成为互联网支付的新热点,未来构建创新概念将成为移动支付的重心。如刷脸支付、无感支付、黑科技、共享单车、无人零售、无人驾驶、共享充电、京东闪付、供应链金融等新概念应运而生,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运用,互联网将推动医疗、教育、农业、旅游、传媒和交运等诸多行业向O2O创新发展。


(参见《金融科技蓝皮书: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8))》p86-8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0月)